全國服務熱線
133-8017-7697發表時間:2025-06-24 15:54:49 行業資訊 閱讀量:70
電鍍廢水成分復雜,含有重金屬、氰化物及難降解有機物,傳統處理工藝難以實現穩定達標。水解酸化+兩級A/O+MBR組合工藝通過生物強化與膜分離技術的協同作用,顯著提升了處理效能,成為當前電鍍廢水深度治理的重要技術路徑。
工藝原理與技術優勢
該工藝通過“厭氧-缺氧-好氧-膜分離”的多級處理單元,實現對污染物的梯級降解:
水解酸化池: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物質,提高廢水可生化性,為后續生物處理創造條件。
兩級A/O系統:通過厭氧(A)與好氧(O)交替運行,實現同步脫氮除碳。一級A/O主要去除易降解有機物及部分氨氮,二級A/O則針對難降解污染物進行深度處理。
MBR膜分離:采用中空纖維膜組件替代傳統二沉池,截留活性污泥及懸浮物,確保出水懸浮物(SS)和濁度接近零。
該工藝的核心優勢在于:
抗沖擊負荷能力強:水解酸化池可緩沖水質波動,避免毒性物質直接沖擊后續生物單元;
脫氮效率高:兩級A/O系統通過反硝化-硝化交替作用,實現總氮(TN)去除率超80%;
出水水質穩定:MBR膜的高效截留使COD、重金屬等指標穩定達標。
工程應用與運行效果
在廣東某電鍍園區的工程實踐中,該工藝處理規模為9000m3/d,進水COD約350mg/L、TN約40mg/L。運行數據顯示:
COD去除率:水解酸化池+兩級A/O系統使COD降至80mg/L以下,MBR進一步降至50mg/L;
TN去除率:通過優化缺氧段碳源投加(葡萄糖投加量C:N:P=100:5:1),TN從40mg/L降至8mg/L;
重金屬截留:MBR膜對Cu2?、Ni2?等重金屬的截留率超99%,出水濃度低于0.1mg/L。
工藝優化與挑戰
實際運行中發現,兩級A/O系統易受進水COD波動影響。當COD>300mg/L時,一級A池反硝化效率下降,導致二級O池硝化負荷增加。為此,工程團隊采取以下優化措施:
動態碳源調控:根據進水COD濃度調整葡萄糖投加量,避免過量碳源抑制硝化菌活性;
MBR膜污染控制:采用間歇曝氣與在線化學清洗(NaClO+檸檬酸)結合的方式,延長膜壽命至3年以上;
污泥回流優化:將一級O池污泥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,增強系統抗沖擊能力。
未來發展方向
智能化控制:引入在線傳感器實時監測COD、TN等參數,動態調整曝氣量與碳源投加;
資源化回收:耦合電化學技術回收重金屬,或通過厭氧發酵產沼氣實現能源化;
低碳化改造:開發低能耗曝氣系統(如微孔曝氣+溶氧精確控制),降低運行成本。
結語
水解酸化+兩級A/O+MBR工藝通過生物-膜技術的深度整合,為電鍍廢水處理提供了高效、穩定的解決方案。隨著智能化與資源化技術的融合,該工藝將在電鍍行業綠色轉型中發揮更大作用。